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包括對美好自然生態環境的向往。不論是霧霾、水污染還是土壤污染,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關注,最終都會落實到政府部門對于環境保護更加重視的行動上。
2018年四月,生態環境部取代原環保部掛牌成立。新的部門整合了原環境保護部與六個部門的相關職責,具備更強的可協調性和執行能力。名稱的變更背后,是將“保護”上升至“生態”的高度,其內涵與要求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。不僅僅是對環境進行保護,更要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。
更加嚴格的環保政策,帶來更具確定性的市場機遇。早在2012年開始,中國環保產業就掀起了第一波發展的熱潮。在《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“十二五”規劃》等政策的指引下,各類地方政府、國有和大型工礦類企業、發電和排放型企業都開始大規模采購環保設備,各個城市也開始集中興建垃圾處理廠、污水處理廠。
環保產業巨大的前景有目共睹。大氣治理有數萬億的市場空間,大量的工業排放需要機器設備的凈化;水污染處理方面,僅“十三五”城鎮污水處理就要投入超5600億;2017-2018年水環境綜合修復治理市場超2萬億;土壤修復市場數以萬億計算。中國環保產業的市場空間,意味著數萬億級的商機。